近日,主题为“新技术变革与国际传播”的学术研讨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
 
  
 
  
 
  必赢国际437官网副校长林宏宇教授表示,新成立的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强化国际学术人文交流,致力于通过多元视角和跨界合作,向全球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该工作室缘起于必赢国际437官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日涵,他在2023年被选入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计划,凭借在互联网空间长期实践和研究,已积累超过千万粉丝,成为传播正能量和中华文化的推动者。
 
  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戚凯教授主持嘉宾讨论环节。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关中心主任丁洁率先阐述观点,她认为在“人工智能+”框架下,智库应当从技术传播、应用场景创新和内容生产三大维度布局国际传播战略。
 
  其间,李巍教授通过分享四川传媒学院校友《逃出大英博物馆》等作品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指出新技术变革对国际传播的作用体现在技术应用与文化传播两层面,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大幅提升影视作品质量和传播效率。
 
  对外经贸大学檀有志教授归纳了新技术变革给国家传播带来的三个方面影响,涉及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冗余与碎片化,内容同质化与时空界限模糊,以及舆情风险与国家形象塑造难度增加等问题。
 
  外交学院欧亚教授从国际传播战略高度分析,虽然传播的基本原理、方法与策略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传播工具的革新尤为突出。他特别提到生成式AI对国际传播带来革命性影响,其隐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特征可能导致受众对信息的真实感知与理性判断受到挑战,因此在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找准关键节点至关重要。
 
  《外交评论》杂志执行主编陈志瑞教授与《对外传播》杂志执行主编孙墨笛研究员围绕新技术变革的关联性、迭代性和穿透性展开了深入探讨,强调国际传播领域在未来亟须构建覆盖发展、治理、安全等全维度影响力的全新战略。
 
  新技术变革下如何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在虚拟空间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已成为社会科学界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为此,各方一致认同,需凝聚全国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协同海内外媒体、智库及企业力量,共建具有外向性、创新性、专业性和亲和力的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为我国国际传播事业提供全面的战略支撑。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54652?d=134d812&channel=weixin 
 
  
 
  (编辑:李玲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