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16支实践团队、210名师生参与,深入中国香港以及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开展中华文化传播、华文教育支教、侨团侨企调研及公益服务等活动39场,累计服务当地华裔新生代和民众1800余人……

2025年暑假,由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华文教育处联合主办的必赢国际437官网“逐梦海丝”海外社会实践活动在海外成功开展。旨在引导港澳台侨学生及外国留学生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国家和地区取得的建设成就,深刻感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伟力的该实践活动,自2012年以来已累计立项支持202支团队、2268名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开展实践,取得丰硕成果,获得《亚洲时报》《星洲日报》《柬华日报》、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等多家海外媒体的宣传报道,丰富了海外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展现了华大青年学子的国际视野与责任担当。

今年暑期的“逐梦海丝”海外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海外侨胞青年培养,为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增进中外文明互鉴注入了青春活力,同样交出了圆满答卷。

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jpg

必赢国际437官网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现场

立足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多支团队以“文化传播”为主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带入海外校园和社区。“漆彩海丝情”实践团在马来西亚中小学开展漆艺文化传播,将传统漆艺与当地自然元素相结合,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中华工艺魅力。美术学院马来西亚留学生萧荷汶说:“大漆应是被不同文化背景者欣赏、创造、分享的艺术,文化的生命力在交流中延续。”

“逐梦海丝·漆彩海丝情”实践团授课学生手持漆扇作品合影

“侨行丝路 马来艺辉”实践团在马来西亚吉胆竞智小学、蒲种竞智华小、吉隆坡循人中学开展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实践团成员为学生们介绍了醒狮泥塑的传统制作技艺,并指导每位同学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醒狮作品,让当地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侨行丝路 马来艺辉”实践团活动合影

“逐梦香江 油纸伞非遗文化传播”实践团在香港太和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开展非遗文化体验课程,以油纸伞绘制与传统手工艺实践让青少年在动手中理解文化传承意义。“携福筑梦 菲泰福缘”实践团在菲律宾和泰国的多所学校开展“福”文化主题活动,讲述福文化故事,设计书写“福”字、剪纸、贴福,深受学生欢迎。

拓展海外华文教育阵地,搭建跨文化理解桥梁

多支团队深入海外华文学校和孔子课堂,将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入实践活动。“飞马传中2.0”实践团在马来西亚雪兰莪日辉之家和吉隆坡增江南区华文小学开展主题课程,通过问答猜字、手工制作等趣味互动,讲述中国汉字演变、四大发明、传统节日等内容,让学生们在实际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为当地华文教育注入青春力量。

“飞马传中2.0”实践团开展华文教育主题活动

“融艺汇通”实践团奔赴柬埔寨与马来西亚,围绕剪纸、中国结、扎染、簪花四大传统艺术以及语言与文化传播,深入皇家艺术大学、Aii语言中心、吉隆坡循人中学和三育华小等教育阵地,以沉浸式体验和多语言宣讲模式,将中华文化精髓生动呈现给海外青少年。

“融艺汇通”实践团走进马来西亚吉隆坡循人中学

“侨舞华韵 乐扬寰宇”实践团在泰国普吉中学孔子课堂开展音乐与舞蹈课程,通过传统音乐、民族舞蹈和中文歌曲教学,让学生在艺术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普吉中学学生表示:“田老师(音乐舞蹈学院学生田育禾)教得很耐心,音乐很好听,我们越来越喜欢中文歌了。”

挖掘嘉庚精神时代内涵,培育海外华人家国情怀

“嘉庚精神海外传播”实践团跨越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等地,通过校园宣讲、人物专访、文化探访等多种形式,将嘉庚精神深入海外校园与华人社群。团队成员孔智勇等人以互动交流、沉浸式体验和文化对话,让海外青年感悟嘉庚精神的核心内涵;同时,通过专访当地侨领与教育工作者,挖掘嘉庚精神在现代侨乡教育与公益实践中的鲜活体现。实践活动不仅让嘉庚精神跨越国界、扎根海外,也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对话,为海外青年树立了责任担当与文化认同的榜样。

“嘉庚精神海外传播”实践团主要事迹在《柬华日报》报道

“华系槟城郎”实践团在马来西亚槟城开展侨团与华商调研,深入中华总商会、独立中学及华人会馆,了解华社发展、文化传承及青年参与情况。“湾潮家国行”实践团赴香港开展湾区青年政策及国家安全意识调研,走访五邑总会、历史博物馆及国安法展览厅,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数据,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国情怀培育提供实证支撑。


(责编:林涵)